2年前,台灣第一個結合線上課程和募資模式的教育平台出現。2年後,這個曾被戲稱為才藝補習班的平台,卻成為大學教授也要學習的對象,更讓總統蔡英文也驚嘆連連,Hahow的經驗告訴你,興趣真的可以當飯吃,只要你願意分享,知識絕對有價。

夜晚的台大校園燈火通明,前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正在上台大的最後一堂課,人潮塞滿了可容納超過300人的教室,聚精會神聽李明璁談失敗者社會學。但李明璁上的課不會是最後一堂,他在教室裡宣布,除了在北藝大開課之外,未來預計在台灣線上學習平台「好學校」(Hahow)開設雜誌編輯相關線上課程,引起台下學生一片驚呼。

事實上,不只是李明璁,各界名人從宋少卿、設計團隊「圖文不符」、網頁設計界大神吳哲宇、英語補教老師賴世雄,都在Hahow的開課老師名單裡。

Hahow辦公室的大門口旁,是一整面課程牆。吉他、溜溜球、魔術、程式設計、網頁設計、建築繪圖、透視畫、股市投資、簡報心法,總數超過200堂。最熱門的課「資訊設計思考力」,有超過1萬人修,開課第一個月,開課的團隊「圖文不符」就有1000萬台幣的收入。(延伸閱讀:《全能古蹟燒毀王》燒光台灣古蹟!喚起共感從理解開始
劉國泰攝
另一頭,台大宣布學生用台大MOOCs的課程,最多可以採計3學分;交大的科技教育平台(OCW)也收攏了各大學的線上課程提供給學生。
台灣線上教育課程,一步步走上新的里程碑。2年前,科技教育平台例如Coursera、Udemy等線上學習平台,在全球都被討論得風風火火,但只有Hahow是台灣第一個結合線上課程與募資的平台,主打突破傳統想像的課程。Hahow執行長江前緯和團隊,誓言要發起圍牆外的課程革命。(延伸閱讀:百萬人都在上的課:怎麼學習最有效?
2年後,Hahow成為全台進站人數最高的教育平台,擁有12萬註冊會員,6萬名付費買課程的會員,年齡層多集中在18到34歲,更有15%的使用者來自香港、馬來西亞跟中國。

撕掉教育刻板標籤,大學教授也來上20歲老師開的課

從沒有錢發薪水,年營收只有90萬元,Hahow在2年內成長到年營收5000萬元,甚至受邀進總統官邸跟總統蔡英文分享創業經驗,江前緯笑說,播放課程的募資影片時,看到蔡英文興奮的樣子,自己沒想過會有這一天。
Hahow執行長江前緯。(劉國泰攝)
「我們都沒有變,一樣想用體制外的力量,證明適性自由發展的重要性,」江前緯說,學習不該只是為了證照考試或是工作,回到生活和興趣才是教育的本質。

Hahow一直都想撕掉過往對專家、老師的刻板標籤,顛覆「誰是老師、誰是學生」。打開Hahow最熱門課程前20名的網頁,開課老師平均年齡不到30歲,也有大學教授上20歲年輕人開的課程。「每個人都有分享的潛力,都能成為老師,」江前緯說。

今年才剛申請上紐約大學整合數位媒體研究所的吳哲宇,早在大學時即在網頁設計界赫赫有名,還在交大電機系二年級時就在Hahow開課,第一門課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4000人修課,整體上課時間超過1700分鐘。
看似短短的一堂課,吳哲宇常常重錄個四、五遍,並自製各種動畫跟特效,就是為了精進教學的品質,這些努力也帶動了他在社群的活躍度。除了賺到赴美國念書的學費,吳哲宇進一步認識設計師社群並跟自己的經驗連結,也有使用者因為上了他的課,轉換跑道找到新工作。

體制外的革命,正改變體制內的學校

科技教育網路普及,內容產業興起,知識付費一路從中國點燃、延燒,是Hahow逐漸受到重視的原因。(延伸閱讀:中國知識付費平台「羅輯思維」線上開講年收13億
如今的台大也出現混合型的教學模式,將大部份的實體課程時間花在實作、練習,知識的授課則用影片輔助。台大資管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數位學習中心公共課程組組長孔令傑,是推動台大MOOCs線上採計學分的推手之一,他認為現在應該培養自主學習的概念,因為產業變化得太快,不再是過去父母輩學一套、用一輩子,想要學得愈來愈多,需要更有效率彈性的學習。

「你不能期待每個教授都去學最新寫程式的方式,但是Hahow可以,這對體制內學生也有幫助,」孔令傑說,體制內的學校正在改變,但不可能亦步亦趨跟著潮流開課,而是先讓學生蹲穩馬步,再延伸到體制外的學習。

體制外的Hahow,跟補習班不同,江前緯認為,當代的線上課程更重視錄製、編輯能力、平台資源運用的能力跟包裝,Hahow擁有平均年齡26歲的團隊,更能了解如何最佳化使用者體驗跟內容編輯。舉例來說,在宋少卿開設課程前,團隊就和宋少卿多次開會,討論課程的樣貌以及如何執行,宋少卿才欣然答應。
劉國泰攝
Hahow扮演的角色,更進化為課程顧問。辦公室特地搭建攝影棚,讓不熟悉錄製募資或課程影片的老師到現場親自操作,後續再由Hahow協助編輯、加上動畫、訓練老師口條等。因為審核較為嚴格,拍攝時程也會拉長,縱使一個月接到5、60個提案,最多也只能產出10門課。
辦公室外面有一整個玻璃牆面,各色的便利貼上寫滿從老師提案開課、課程募資影片製作、老師開課準則跟審核的每一個步驟,每個過程寫下的細節就有4、50個,為了確保課程品質,甚至建立了近200頁的開課標準與規則提供給提案的老師。
在課程發展前期,也會發問卷給學生,了解使用者需求,再進一步微調課程。Hahow每週還有客服會議,了解課程與平台使用問題。
劉國泰攝
如今連體制內的老師,都開始學習Hahow的教學模式。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副教授江亦瑄已經在Hahow上了兩門課。過去排斥線上學習的她,發現自己可以透過好學校的課程理解新的趨勢,走出同溫層,因此開始運用好學校的資源,規劃新的課程架構。
江亦瑄認為,Hahow的課程主軸在於引起學習動機,訊息的設計跟視覺化做得很好,從教材本身到輔助性的影片、動畫、圖片或是講義,都能夠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加上每個單元都有具體案例提供參考,學習負擔變得更輕。「透過這些案例,我可以搜集資訊,更了解業界的變化,也可以模仿課程結構的設計,回到自己的課堂去教學,」江亦瑄笑說。
有大學教授鼓勵學生錄製自己的專長教學影片,成為開課的老師,也有私立科大希望學生修Hahow的課程,並採計為通識學分。
劉國泰攝

線上課程帶動社群互動

實體課程跟線上課程的教學各有不同魅力,而網路社群的培養是關鍵。在Hahow開課的老師,多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譬如人渣文本小周、朱宥勳等人,利用自己在社群上的名氣,跟好學校相輔相成。
透過在線上教育平台自學,順利轉職成為工程師和專案經理的吳致賢,認為Hahow帶來的影響,是從線上課程延展擴散的社群力。吳致賢在Hahow上了至少七門課,因為進入職場後,發現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仍有不足,才設法透過自主學習讓自己升級。
為了投資自己,他用過國內外所有學習平台。吳致賢習慣透過課程了解不同的關鍵字,追蹤相關主題,甚至在討論區認識同好,凝聚社群。

「一個課程最有價值的不是技術,是老師解決問題的經驗,因為技術可以自己看免費資源學,但經驗不行,」吳致賢認為,這才是Hahow提供最重要的價值,「只有社群、人脈才會跟你一起走下去。」

社群線上、線下的連結,讓Hahow也興起辦理「徵才大會」的想法,媒合不同技能與需求的學生跟老師,或是幫企業推薦厲害的老師、學生。台新銀行就跟Hahow合作,買企業帳號,結果報名要上Hahow的員工就將近300人,也打破企業內訓的最高紀錄。
劉國泰攝
當大學教授走出體制;當表演藝術家走下舞台;當網頁設計師不只埋首電腦,反而是將自己的知識、技術與驕傲搬進其他人的生活,這都是一種證明,證明一輩子努力追求的夢想和興趣,是真的可以當飯吃。Hahow這場學校圍牆外的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展開,沒有停歇。(責任編輯:黃韵庭)

文章來源 :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