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聊到了中國互聯網團購群雄割據的「千團大戰」,最終走向了美團、大眾點評、糯米三分天下的局面。這次我們要來探討的是三足鼎立後續的發展,以及這一切幕後的推手,「中國資本」的特性到底是什麼呢?

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一般台灣普羅大眾開始感受到中資的衝擊,差不多是在2015年中國紫光集團宣示收購台灣封測廠力成南茂及矽品,媒體開始報導「紅色供應鏈」的那時開始。
事實上,中國基於技術或品牌等種種理由在全球大型收購公司,早在2004年聯想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就已經開始了。這幾年比較知名的案例包含了2013年清華控股收購了在那斯達克上市的通訊晶片廠,將展訊與銳迪科納入紫光集團
聯想在2014年從Google手中收購了發明全世界第一支手機的摩托羅拉移動之後,2016年海爾也買走了由愛迪生創辦、全世界最老牌的奇異公司家電部門。就連曾經製作過超人蝙蝠俠系列、300壯士系列、醉後大丈夫系列、侏羅紀世界的傳奇影業,也在2016年被中國首富王健林所創辦的萬達集團所收購。
在人才的投資方面,我們可以以稍早展訊挖角聯發科等台灣大廠技術人員的作法略知一二。若是主管職以上,展訊提出的薪水條件,在數字上與原來在台灣時相同,但單位由台幣換成人民幣。換言之,是直接往上跳了五倍。對於非主管的技術人員,也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大幅調薪。
什麼都能用錢買到,只有時間不能。 因此,中國在世界的戰略就變得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用國家級的資本買下一切需要的條件,來打造世界級的獨占企業,先迎頭趕上過去落後世界的那段,再開始創造並長久留住價值。
如果要更精確地描述中國自己如何看待用資本換取戰略地位這件事,我們可以引用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的一句話來說明:「展訊可以不賺錢,聯發科能不賺錢嗎?因為我的資本比他強大,我每年可以賠錢,我可以一直賠……聯發科會賠掉更多錢,他慢慢就受不了。」

你說的都是大企業,那新創公司呢?

在中國新創圈,比起前述所說的國家戰略層級的產業,自然政府的角色和主導性就稍微沒有那麼強。然而,沒了政府,還有其他的大腕,以互聯網領域來說,就有你不能不知道的BAT三巨頭:百度的李彥宏、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在中國互聯網圈子裡,能從大混戰裡勝出的新創公司,很少和BAT其中之一沒關係。
讓我們接著把前期的後續,再往後推進一些好了。千團大戰之後,BAT三雄分別支持的糯米、美團與大眾點評瓜分了超過九成的市場。大約在2015年前後,市占率大概是長這樣的:

美團網是交易比例上的第一名,市占率比市場一半稍多一點點(51.9%),緊追在後的大眾點評網,差不多是美團的一半再多一些(29.5%),糯米則又是大眾點評的一半(13.6%),其他僥倖在戰後不死的互聯網團購服務,全部加起來大概又是糯米的一半(5%)。

這樣的比例是非常典型的中國一級戰區對峙局面。當時互挖牆角的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優步中國(Uber)之間的關係也大致如此,已經進行到消耗戰階段。
這些已經邁向後D輪融資而仍未上市的公司,用來排除市場上其他競爭者障礙的方法,仍然是以資本換取戰略地位,用補貼的方式來快速搶占用戶,追求市場壟斷。
舉個例子來說,在團購三雄的拉鋸戰最白熱化的時候,消費者甚至可以買到價格是負值的東西,也就是為了獲取用戶和增加黏著度,乾脆祭出全額補貼,用戶買東西不用錢。每間公司想的都是希望對手先燒光手中的錢,無力取得新的融資,便落敗退出市場。
這樣瘋狂的資本遊戲,當然不可能持久。就如同2000年前後的矽谷,被吹大的網路泡沫終有破掉的一天。
 
文章來源: 五期同學趙式隆投稿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