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是個被污名化太久的名詞,彷彿旁人只要知道你是家族企業的二代繼承者,就會自動將你歸類在「富二代」的先天勝利組;殊不知二代也分成很多種,有的是尚未人生勝利就先因上一代創業背了一身債的「窮二代」,有的只是繼承了技術,一切開拓仍須靠自己胼手胝足拼出來。《Shopping Design》此次集合了目前台灣市場上幾個頗為活躍的品牌負責人,35歲前後的他們有著相同的身份──家族事業二代繼承人,但卻各自背負著不同的命運與責任。從這群在品牌經營上已有不凡成績的年輕繼承者談著世代差異的身影,彷彿也能看見台灣經濟起飛以來製造業正在轉型的痕跡。而比其他同齡者更早熟的工作資歷,也透露了「二代」要走出自己的路所必須具有的人生智慧。

圖說明

(左起)
META DESIGN 設計總監 / 鄭遠揚
聊起回家繼承產業總有些無a奈,但又帶著因長期耕耘使得產業成功轉型自然散發的驕傲語氣。內斂的個性,眼神藏著繼承上一代而來的職人魂。
祥業工業 創意總監 / 黃涵宜
到義大利、日本留學過後回到家裡創建了設計部門,為家中產業創立了第一個設計品牌「SITPLS」。目前祥業女神的稱號已被自己面試進來的新女孩取代。
no.30 品牌行銷總監 / 張淑貞
有著兩次品牌打掉重整的經驗,即使遇到困境也總是正向樂觀積極。相信只要走對走好每一步,步伐再小,也是往前。
茶籽堂 總經理 / 趙文豪
熱愛街舞的青年,熱情開朗的個性,讓他即使被退學回家還是馬上被賦予開拓品牌業務的重責大任。特技是在客戶面前表演生吃茶籽堂開發的清潔劑表示天然無毒。

SD:先來瞭解各位繼承家業的時間點大概是什麼時候?
黃涵宜(以下簡稱黃):我大約是從08年進祥業工業,10年開創了設計部。
張淑貞(以下簡稱張):我也是08年回緻興金屬幫忙,中間曾發展過「鋅美學」產品線但遇到許多問題,14年重新確立品牌計畫與方向,才做了no.30。
趙文豪(以下簡稱趙):我是從04年開始接下父親茶籽清潔劑的事業,06年才正式註冊茶籽堂。發展到08年後因為遇到金融海嘯所以重新思考品牌價值出發,13年時再次調整品牌計畫與設計美學呈現。
鄭遠揚(以下簡稱鄭):我是04年回到家裡公司康爾富照明幫忙。開始研發新產品的轉換是從08年開始,10年才開始正式有META DESIGN的品牌規劃。
SD:各位回到家裡幫忙的時間點差不多都是在25歲前後,成立品牌的時間點則是巧合地都落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時間。回到家裡幫忙的契機是因為時代環境或是家中期望?
:與其說是期望,其實就是別無選擇啊(笑)因為上一代不會有太明顯的期望,但你會默默感受到他希望你來接手,那種無形的壓力比較大。當時我念的是資訊傳播,畢業後也陷入掙扎,抉擇是要走自己的路還是要回家幫忙。自己從小伴隨公司成長,對家中產業即使沒興趣也有感情,加上台灣大環境狀況變差迫使企業要轉型的時間點,剛好也是自己好像成長到可以做點什麼的時期。
:我們家比較沒有壓力,所以我就念了機械系。但當時因為參加學校熱舞社,太愛跳舞結果荒廢課業導致被退學,面臨是要考轉學考繼續升學還是回家當業務幫忙創業推廣。所以跟大家比較不一樣好像已經有個事業的基礎,協助產業轉型,反而比較接近從無到有跟父母一起創業的感覺。當時有機洗劑市場比較像是早期民國70年代個體戶商店的經營模式,只要業務到有機商店推銷,對方喜歡就可以直接上架。所以有經歷過那種辛苦推銷的過程,會更明白父母創業背後的艱辛。
圖說明

META DESIGN 設計總監 / 鄭遠揚

圖說明

META DESIGN產品

圖說明

META DESIGN產品

SD:1970年代興盛的製造業帶來經濟繁榮也帶來各位這一代。經歷金融海嘯之後台灣動盪不安的經濟情勢,你們會給下一個世代找工作的年輕人什麼樣的建議?
:我覺得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台灣教育體制,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很重要」(眾人同聲稱是),好像經常被傳統的教育或親情觀念束縛,被賦予很多期待,得要在自己身上別上一些名校徽章或是什麼成就,才算是對父母有交代,而不是去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雖然人生難以預測,但我們自己天生的個性很難改變,所以即使因為被退學而開啟我回家裡經營產業的契機,但我不想做跟別人相同事情的個性就會讓這個產業長出不同的樣子。所以不要覺得現在可能遇到一件很大的挫敗,或從事一個不是想像中工作的自己很失敗,不預設太多立場,保持嘗試的心情盡力過好當下。
鄭:我常覺得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回到家裡工作經常也會面臨到想要逃跑的時候,但因為有責任扛在身上,其實你沒有退縮這個選項。硬著頭皮面對突破瓶頸後,反而獲得更多。我的很多同事都是年輕人,最近遇到一個同事跟我說他在這裡待了三年現在想要到別的地方看看,但我聽了只覺得連我在家工作了十二年都還不敢說我已經都學夠了。以為懂了,靠近一看又很模糊。有時候要做好一件事情,真的不是兩三年就能得到精髓。
黃:我覺得更多重點是要清楚自己的目標,而不是花很多時間漫無目的遊走。有很多人會定義自己二十到三十歲之間就是要到處看看累積不同經驗,到了三十歲才來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但那個最精華的年紀拿來摸索,其實已經慢了很多。我不是說從年輕時代就只能做一個工作才叫好,而是那個探索的時間能不能更往前?多花點時間跟自己相處,了解自己的才能、個性還有喜好,當你夠清楚自己的時候,對人生規劃就能有個大致的軸向,自然到一個成熟的時間點就會發現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而過去累積下來的經驗也會瞬間點線成面,構築出一個最獨特的自己。
圖說明

祥業工業 創意總監 / 黃涵宜

圖說明

祥業工業產品

圖說明

祥業工業產品

SD:對於傳統代工製造業勢必會因應未來情勢而需要轉型經營品牌,是否能與我們分享目前的經驗?
張:做品牌就像是你在很亂的房間裡插了一朵花,就會開始想整理那朵花的周遭環境。所以當你產品做好,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做出相應的包裝、視覺來去襯托出產品的美。我覺得單純做品牌在三年內就要回本相對困難,以工廠立場來說得另外找OEM代工訂單達成品牌的收支平衡,但代工訂單太多也會阻礙品牌發展,排擠掉新品試作或商品量產的時間,找到當中的平衡很重要。當你穩穩地把品牌形象一步步做好,挑對事情持續做,影響力自然就會日漸擴大,別人來找你談合作的時候你的談判籌碼會大很多,而不是一種委曲求全的感覺。
製造業出身的人可能會覺得平面設計撇幾筆就要收這個錢感覺不知道為什麼,但在設計面上cost down,做得不夠到位的話,可能未來要負擔的風險更大。尤其是產品設計,模具開好,量產、包裝什麼都做完,才發現因為設計沒做到位而賣得沒想像中好的時候,那你又得面臨是繼續賣還是認賠殺出的窘境。
所以到後來我們深刻體認到,不如一開始就相信專業,經過專業成熟的設計師把我們想說的事情用市場看得懂的語言去將整體品牌做呈現。將我們的歷史與回憶用設計的力量放進品牌,也必須要顧慮到世界各國展覽時方便攜帶、並且以能與外國客人溝通的國際設計語言與市場對話。即使初期投資費用較高,但那也是確保降低未來風險成本的做法。當然我們也不是資金充沛的品牌,所以與其一開始全部都做但做得不到位,我們選擇的是每步都做好做對,但走得很小步,慢慢地提升品牌能見度。
圖說明

no.30 品牌行銷總監 / 張淑貞

圖說明

no.30產品

圖說明

no.30產品

趙:我覺得自己有一個比較大的使命感是如何把上一代的東西傳承下來。台灣上個年代的人都非常厲害,幾乎人人都是創業個體戶。想鼓勵年輕人不要總是看扁上一代所草創下來、你覺得很low的東西,不要覺得繼承產業就是貪圖輕鬆不努力,而是如果可以借力使力,讓產業在我們手中更為壯大,長出不一樣的狀態,那反而是我們這個世代給上一代最好的回饋,也是自己存在最好的證明。
台灣現在也剛好面臨製造業轉型成品牌的時代,這個過程會讓整個社會的薪資水準產生翻轉的契機,同時也會有一些人有出國工作的機會。我覺得去國外工作或選擇留在台灣國內工作都沒錯,只是留在台灣的我們有一個責任:把台灣這塊土地整理好,翻出上一代那些藏在土壤底下沒被發現的礦藏,讓那些選擇出國工作的優秀人才有天會渴望回台灣工作。如果留在台灣可以賺跟國外差不多的薪資,誰會想一直留在國外有家歸不得?希望茶籽堂能成為一個成功案例,帶領著大家往前走。
圖說明

茶籽堂 總經理 / 趙文豪

圖說明

茶籽堂產品

:我們公司與台灣一般代工廠較不同的是其實一直有在開發自己的產品,但卻從來沒有進行品牌化。因此我父親算是比較開明,會支持我想要開發新產品系列的想法,但實際執行上還是會有很多爭執,因為他會認為每個決定背後都牽動著公司員工的命運,必須謹慎。因此想要在家中產業進行品牌升級計畫時,除了要說服上一代之外,更要想辦法獲得公司內部老員工的認同。
初期進行品牌計畫開始與消費者對話,希望穩固大家對祥業工業的椅子的印象,對外引起廣大迴響後,那些聲音也逐漸浸透到企業內部,會有親朋好友來問「你是不是在祥業工作?你們的椅子很好看!」對這些員工而言,更能激發他在這個事業體當中的榮譽感。於是以前拿設計圖去跟工廠師傅討論,都會被嫌「太難了、做不出來」,但有了外界的肯定後,他們反而會來詢問設計部:「最近還有沒有什麼新的想法」之類的(笑)。
我認為經營品牌這件事一個人做不來,一個團隊也做不來,必須要整間公司全體的目標一致,才有機會成功。
文章來源:shopp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