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話題一波接一波,台灣在這個浪潮上還有機會嗎?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認為,物聯網重要的核心精神,是背後的「智慧服務」串連,只要能掌握「硬體+」思維,利用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系統創造硬體之外的服務價值、選對垂直產業,我們仍有機會在物聯網時代打一場漂亮的勝仗。
「過去這一個月,物聯網的焦點變化比較大,」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一坐下來,便單刀直入地切入重點,「這跟Google Home和Amazon Echo有關。」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今年5月中的Google I/O大會,Google宣布將推出聲控喇叭「Google Home」,與另一個巨頭亞馬遜(Amazon)的同類型產品「Echo」較勁意味濃厚,也讓家庭物聯網的「玩法」看起來又有了新的詮釋角度。
然而,對簡立峰而言,這些產品能大受歡迎的關鍵是什麼?答案是「智慧服務」。
人工智慧只是技術,不該是目的
過去幾年,從大數據、機器學習到人工智慧,我們努力理解並追趕接踵而來的科技潮流,試著抓住一點對未來世界的想像。這一波波的趨勢,只看單點是不夠準確的,如果非要將這些「流行語彙」給個統稱,毋寧說「智慧服務」才是這些「技術」的最終目的。
以人工智慧為例,簡立峰認為,物聯網加上人工智慧確實能讓我們對於創新應用有更多想像,但最終,我們要的仍然是「智慧服務」。他強調,「物聯網關心的是,當把物聯起來之後,有什麼新的服務可以出現?更重要的是,如果那些新的服務不重要,那些『物』都不再重要,那麼『物的聯網』就更不重要。」
與其一味追求人工智慧如此高深莫測的詞彙,簡立峰認為,可以將眼光聚焦於「大數據」與「機器學習」,這也是未來能創造物聯網時代各種智慧服務的關鍵。如果只單純做硬體、搞技術,卻沒有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來創造服務價值,那就是辛苦搭了舞台,卻站不上舞台,只能讓別人來玩。
不過,硬體廠有機會主導智慧服務平台嗎?簡立峰坦言,台灣過去靠著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各類消費性電子代工製造,創造了一片榮景,但偏偏這類消費性裝置的服務,都不是由做硬體的人來主導,這也可以解釋我們現在面臨的產業瓶頸──當來到了一個強調服務為王的時代,硬體製造的毛利及生存空間都只能不斷被壓縮。
消費產品沒搞頭,B2B智慧服務有甜頭
如果我們仍然認為硬體製造是我們不願放棄的強項,又想靠著硬體加上智慧服務走出一條新路,該怎麼辦?
「我們的(客戶)對象要改了!」簡立峰從中國的「互聯網+」延伸出台灣合適的「硬體+」概念,也就是以電子業的硬體為中心重新思考,去尋找可以做的服務,但是要選對垂直市場,「不要一味從消費性電子這端來做,這裡是絕對的『贏者通吃』。」
簡立峰解釋,消費性電子的生命週期及產品特性,讓硬體廠商沒有機會主導服務整合,但並非所有產業都是如此。例如車廠要發展車聯網時,硬體廠商的主導權仍然會比網路服務業者強,此外,工業物聯網市場也有這類特性。台灣業者若在此多所著墨,結果就有可能完全不同。
物聯網的發展關鍵是,有什麼新的服務出現?如果那些服務不重要,「物的聯網」就更不重要。──簡立峰的IoT觀點
的確,消費性產品的競爭太激烈,比財大、比氣長,就連大型的電商業者,如美國的亞馬遜、中國的京東,都有機會在智慧家庭分一杯羹;反之,企業端、工業端的B2B服務,則相對有可能做出差異化。
簡立峰舉例,一家連鎖餐廳的中央廚房、烤爐器具、收銀機等等,如何透過硬體、軟體、雲端平台的整合,讓中央廚房與消費者可以串連,台灣的工業電腦供應鏈在此可以有很多發揮空間,做出別人學不來的「Total Solution」,「這是服務業的概念,而且是高階服務業,不用怕大者恆大!」,簡立峰笑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無處不是機會。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