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4/經濟日報/A4/焦點/
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副理事長、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陳清祥

Fintech(金融科技)成為近來全球性的產業發展重點,國際上Fintech公司設立及投資金額均顯著成長,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新加坡及日韓等地,更是透過科技創新讓金融服務更具競爭力,台灣需要急起直追。

促進智慧金融服務的科技重點主要在六大塊,包括生物辨別技術、雲端技術、機器學習、電子支付及行動支付、區塊鏈及大數據;而金融創新服務領域則著重於支付產業、保險服務、存貸款、籌資活動、投資管理和市場資訊供給。如何跟隨消費型態尋求快速便捷及交易透明,讓創新科技與金融核心需求服務有效結合,並在提高服務效率及拓展商機的同時,確實考量風險控管,正是轉型中金融機構面對的挑戰。

因應創新科技快速成長,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策略分為內部提升優化及外部創新挹注兩個方向。

以亞洲發展趨勢來看,重心還是以內部產品及服務數位化為導向,透過發展多管道(例如:網頁、行動銀行平台)與改善使用者介面,來優化使用者體驗,最終期待能有一體化的整合平台與策略,提供個人化服務。外部創新挹注方面則引進外部資源以提升數位能量,包含策略聯盟、併購及投資創投基金及資產管理公司,這種合作在國際上有非常多的實際成功案例。

金融科技創新存在許多現實的困境及障礙需要克服,包含法規、資金、基礎建設及人才等。單是找到適任人才就是一大難題,目前數位金融人才短缺,各家金融機構及新創公司已掀人才戰爭。但若輕忽Fintech的發展潛力與服務能量,停留在傳統金融服務的思維,經營將會面臨重大危機,甚至被淘汰出局。

借鏡全球Fintech發展與投資較積極的城市,美國自2010年已投資逾新台幣1兆元在Fintech公司,主要通過技術生態系統持續進行知識交流。而英國建立法規試驗框架,在監管架構下鼓勵實驗及創新。資金挹注方面,英國藉由商業銀行籌措資金引入小型新創公司;新加坡政府則是透過眾多籌資舉措來協助促進金融創新,未來五年新加坡將有高達新台幣53億元的Fintech資金;中國大陸則計畫將讓金融創新透過更好的管道募資、發展創新聚落及供給數以千計的人才。

Fintech的發展重新定義產業範疇、業務發展模式以及商業價值鏈,當然,也對各國政府的促產與監理帶來新的挑戰。新加坡透過政府的力量,從產學創新與監管創新兩個發展角度同步推展Fintech,是兼具產業新創、人才培育與金融監理的多角度策略;而英國政府除了有完整的Fintech發展計畫外,在金融監理的創新—如推動金融監管科技(Regtech)與法規試驗框架,也值得我國參考與學習。

金融創新之所以難管理,主因新創公司業務模式正在發展、體制尚未成熟,監管單位往往無法掌握足夠的資料來進行管理,建議政府監管科技化,利用數據採集與分析技術並搭配金融機構自行監管與舉報,建立主動預防的風險控管機制,儘可能在Fintech的業務創建與發展時,就能適當的監控與有效輔導,達到創新與管理雙贏的局面。

文章來源:超人客拉客-勤業眾信陳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