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科技月刊134期
面對詭譎多變的2016年,上市櫃公司於開春後的董事會,依「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規定,應提董事會討論之事項,主要包括公司之營運計畫、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及各項重大處理程序等,惟法令只是最低的要求,對於重視公司治理及希望從A到A+的公司,對於下列議題建議是否宜請經營團隊提出報告,並列入討論?
面對產業創新企業因應策略為何?
因應新興科技的推陳出新,從互聯網、物聯網、3D列印、人工智慧、先進機器人、雲端、共享經濟…各項遽變均對不同產業造成天翻地覆的影響。因此政府和民間在工業4.0、Bank 3.0、零售4.0等等各行各業都卯足全力爭相競逐。無論高科技或者傳產、金融公司,幾乎每家公司老闆都把「創新」喊得震天響,然而具體是否投入足夠資源全力關注?建議董事會應協助及監督經營團隊從中長期策略角度認真討論,新興科技對所屬產業、自己公司之影響,是否需改變經營模式?如何擁抱新興科技領先同業?如何讓創新成為企業文化?最新出爐的「五十大思想家」創新獎得主希爾發現:「領導人想的不該是『我如何促成創新?』而是『我如何營造促成創新的環境?』」,組織能否集思廣益,已成為企業的必要競爭力。
策略聯盟與併購是未來成長策略?
面對愈來愈嚴峻的經營環境,努力改變單打獨鬥,朝向策略合作、聯盟、併購,共同打群架,透過聯合艦隊一起做大做強,是企業轉型升級脫胎換骨的重要關鍵;若是要被併購,也要趁有價值時,待價而沽。建議董事會與經營團隊,在檢討未來成長策略時,認真思考除了透過新產品/服務,進入新市場等內部成長外,合併、收購、分割、策略聯盟是否為中長期之重要策略之一?董事長及總經理要更加費心,並指派專責部門或者人員研擬因應之道。最重要的是主事者的心態,不可過於保守,怕多做多錯,也不能太過積極,胡亂併購擴充,不小心傷筋動骨。
另外,常見缺失包括沒有明確負責併購單位,專責單位層級不夠高,負責人員專業及實務經驗不足等。建議應由總經理或資深副總帶領,秉承董事會的方針及策略,積極落實推動M&A。並引進專家協助,以達事半功倍之效果。
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受應有重視?
食品、化工、金融、餐飲及資本額100億元以上公司,已被要求強制公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7年將擴及資本額50億元以上公司。鑑於企業社會責任以及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非財務性資訊逐漸被重視,不少企業希望CSR成為企業DNA。
基於過去輔導企業CSR之經驗,有不少領先企業之社會責任履行已經逐漸由「單點」擴散到整體企業,甚至涵蓋企業外部團體,構成一個全面性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然而,也有部分公司重視程度不足,只求應付法令,或者只著重在公益慈善捐款、環保淨灘等片面活動上。建議企業編製營運計畫時應考慮納入CSR議題,由上而下先明確瞭解利害關係人需求後,針對重大議題,釐清「企業永續發展的願景」及「企業永續發展的策略與準則」,再向下設計相對應的措施,而不是單點的行為,讓CSR成為企業DNA,所有員工的核心職能,進而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朝永續經營邁進。
公司治理如何再提昇?
公司治理評鑑係希望透過對整體市場公司治理的比較結果,協助投資人及企業瞭解公司治理實施成效,也期望透過評鑑制度,能夠促使企業更重視公司治理,引導企業間良性競爭並強化公司治理水平,進一步形塑企業主動改善公司治理的文化。
公司治理評鑑已經做了兩年,董事會針對公司受評鑑結果應該加以討論,確認是否符合預期?如果不在前20%,應檢討那些地方可以再加以改善,以提昇2016年度之排名?對於重視公司治理,從A到A+的公司,則如果不在前5%,也可以再認真檢討,共同努力看看。
公司的風險管理是否待強化?
由於全球經濟持續充滿不確定性,風險管理是董事會和經營團隊應優先重視和探討的議題。過去因為食安、環安、公安等諸多議題讓食品、餐飲、科技、製造、化工等等產業或公司蒙受業務、商譽、財務等損失,也有汽車檢驗報告作假、採購舞弊、營業秘密外洩、財務醜聞、投資失利等,讓不少公司蒙受巨額損失。
風險管理係指為有效管理可能發生事件並降低其不利影響,所執行的步驟和過程。隨著企業經營全球化,組織架構更趨複雜,部門分工精細,公司成員可能僅止於關注自身的業務或績效目標,未能全面化考量公司營運目標或由風險面向來判斷事物,培養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及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將可協助評估並監控那些可能存在卻看不到的企業風險。董事會應監督經營團隊認真檢討公司的前三大或者五大風險為何?如何有效管理可能發生事件並降低其不利影響?尤其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採購舞弊及營業祕密外洩,更應優先加以檢視,並建構防範機制,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及落實內部稽核。
景氣不佳,營收獲利不如預期時,企業最容易為短期獲利能力而犧牲長期競爭力,如不當減少資本支出、研發支出、人才培育費用等開支,恐將影響企業長期發展。董事會除了審查各項提案外,如何「興利除弊」提昇企業價值非常重要,建議在上市櫃公司2016之董事會上,除了例行性項目外,在創新、併購、公司治理、永續經營、風險管理等各項議題上應該加以深入探討,由經營團隊指派專人負責,並引進外部專家協助,定期提出進度報告,共同追求成功、邁向卓越。
文章來源:超人客拉客-勤業眾信陳清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