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通常帶點浪漫理想的特質,「他非常有理想,可惜他不會做生意!」、「你只要當創辦人就好,不一定要做執行長」這類的話耳熟能詳,彷彿手握夢想,就可以不必去理會現實。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專家教授陳嫦芬認為,這是思考上的陷阱,創業者要成為一個好的創業家,一定要懂得事業經營。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維就是樂觀浪漫的瘋狂射手座,勇敢深入土地做別人不敢做的客製化旅行,到底理想和現實之間該如何平衡呢?來看以下兩人的對談。

圖說明
圖說:陳嫦芬(左),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二期導師;游智維(右),風尚旅行社總經理、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二期創業者。攝影/郭涵羚。
陳:其實我第一次見智維的時候,聽完你講的,發現你很有理想性,想做的事是可做的,但眼高手低,我甚至問,你們公司有沒有比你厲害的人?我覺得智維就是一個探路者,不知道有沒有冒險的能力,但是有一個寬廣的視角。不過你不能只是有理想,然後不能做經營者,除非你的團隊有經營者,否則我覺得你沒機會。眼很高的人也不少,你不是唯一一個,你在這一行這麼久,要告訴我如何經營。當時你也很努力回答,我一直追問,所以我們的談話不是太愉快,最後我就直接講叫你把公司關掉。
我在想的是,全部人都認為你一定會成功,但我現在做你的烏鴉。我給創業者的建議是「眼高手實」,我們都怕人眼高手低,眼高是什麼呢?目標高,然後有眼界,要能宏觀,要能深廣,你要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看,然後你要能夠有眼界、有洞見,所以是高遠宏廣。手要實,就是要務實。
游:那個時候我已經創業第八年、第九年了,覺得自己有眼界和有想法,可是我一直逃避去面對一個公司的經營,必須要去看財務、看所有營運管理、法令和所有的東西。老師說的那些話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外面得到掌聲時沒有人會說你不好,創業者一開始要樂觀才會不斷向前,可是後來發現每件事都要悲觀地去想,想得最壞。

觀點一:創辦人也要懂經營

陳:他當時有點生氣,覺得我已經做了八年,你今天才聽我聊一個小時,然後就叫我把公司關掉。其實我不是叫他關掉,我是說我大概沒得幫你,你得換師父。
游:老實說把公司關掉後,變成我要回到地面上來一個個面對,不能只想當創辦人,只當不管財務和所有事情的人。當下我知道老師的意思是要我回頭專注在公司上,我遇到老師之前,一年有三、四十場演講,每個人都覺得你做得很好。可是轉換到現實上,公司營運真的有獲利嗎?獲利的穩定程度有多少?如果這件事做得不扎實,這個公司怎麼會長久?所以這兩、三年,我把很多演講和活動都推掉。
圖說明

一個創業者持續精進、反芻,會豐富原來浪漫的氣息。

陳:我問他說,你可不可以不要到處去演講?他說,我是社會公益啊。我另一個導生是Gogolook的鄭勝丰,那時候他們兩個多紅啊,我跟他們說,你們可不可以不要去演講?你們有什麼成就可以去講?創業兩年也要去講,對不起,我真的覺得,現代的媒體太浮濫,所以什麼人都可以當講者,我覺得真正有意義的東西,你的高度一定要對,只是,你真的有創造社會價值嗎?
游:我回到公司裡面開始調整細節,之前我有很多自己想要做的案子,跟公司做的案子混在一起,所以自己想要做的案子不見得是公司適合做的,因為那是照自己的想法。
之前我們有一半人力投入國內深度旅行規畫,難度很高,在地做田野調查,像甲仙兩天一夜要5千多元,推動時很辛苦,以我們15至20%的規畫設計費來說,產生的收益並不高,而國外旅行單價高,利潤也高。
國內旅遊的難度很高,但是必須要做,旅行業做5-6年以上,累積了一些經驗,想為台灣土地做一些事,也得到外面夥伴的支持,大家也覺得這件事很好,很有意義,得到掌聲確實多。可是從現實面來說,它耗費大量人力,2012年那一年結算結果是虧錢,內部產生財務上的現實問題,也許你可以說這是長期投資或品牌加分,可是國內旅遊不如國外旅遊的效益大,也會產生內部對此事的質疑。創辦人不能一直在前頭飛,卻讓員工一直在地上追,在陸地上面對客戶的需求!
努力的結果卻對大家都不好,沒有盈餘還虧損,如果不是遇到那個瓶頸的話,不會知道沒有豬一般的隊友,只有豬一般的隊長,因為隊長是選擇隊友的人。

你一直不斷丟出很多不應該是你公司做的事情,大家都覺得你很好、有創意,很有想像力,很開心,你覺得很有成就感,但實際上對公司是不好的,這件事會讓你發散。

所以我回頭看待公司,開始把我想做的事情縮到最小,如果公司能進入穩定的成長跟經營,才可以去進行我想做的事,國外穩定獲利成長,必須增加幫手,所以我重新調配人力,加重海外人力,因為夢想如果不現實,就沒辦法實踐,調整後那年公司其實在營運上進步很多。
陳:你是老闆,辦公室裡很多決策都必須等你回來拍板,效率就不高,我說,你必須放手給員工試試看,如果他不行,你應該不要用他。這可能對你來說太糾結,後來試著讓員工去做,發現某個員工比你想得還棒,後來有一段時間,同事就說太好了,老闆我不用等你。我說會加入你公司的人通通是很有理想性的人,你自己覺得你是老闆就比較能幹,其實答案不是這樣。
游:我心裡覺得很不服氣,就像現在市場上,只要議題特別,就會被媒體即時報導,報導之後大家追捧的狀況下,有時候經營者都會覺得我已經代表成功了。
陳:創業者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那時候他很不服氣,我問說你們公司就你最能幹嗎?有沒有比你能幹的人?他說他掌握全部,我說那怎麼可能只賺這麼多錢而已呢?可能你的經營能力有問題。

觀點二:務實並不會讓你不浪漫

游:我後來開始理解老師話裡面代表的涵義,她叫你放棄,是指如果你有更好的人選適合這個角色的話,你不見得要在那個角色。這對創辦人或經營者來說,你也會很不服氣,覺得別人能為什麼我不能?可是當你努力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如果一個公司走到下一個階段,勢必要找到對的人,交給他去做他最擅長的事。
有時候你當一個老闆久了,你會覺得那些都不關我的事,只是誰去做什麼事的差別而已,但我覺得你應該瞭解每一件在發生的事情,我那時候跟老師講說我不喜歡財務,看到數字我不喜歡。

陳:你不喜歡財務,不喜歡賺錢是什麼概念?我當時問他,你覺得這是比較清高還是比較帥?

游:先看懂財務後,後面可以不要做財務,但至少你可以理解,所以我在回頭看公司所有事情之後,第二年就開始把事情分出去。現在公司有一個副總,我覺得可以放手交給他,公司營運我對他一個人就好了,他會對所有的人。我離得距離遠一點,反而可以把公司未來的發展計畫看得更清楚。
陳:不要掌握最後決策權的話,他的同事突然都活得比較用力,我也跟智維講你一定要賺錢,他剛開始還跟我說這個事業很長期、我們成本很少之類的。我說,誰有一個義務來陪著你發夢,然後他薪水很低?你一定要在這上面滿足你的同事。
游:幾年前雜誌採訪時,我還是很浪漫,我本來就不是要做旅行社,只是想透過旅行社去改變一些事,我那時候就說我最終的理想是,未來人家不需要我們。
但後來我想,這個公司不只是我的,有很多人一起努力,如果沒有這些人,這間公司不會存在,所以當我還是照我自己的個性講說,希望這間公司未來不存在,那這些人幹嘛跟在我身邊一起努力?所以這兩年我不再講這句話。
如果我們真的要在短期創造最大的獲利,要專注在日本線、峇裡島線一些國人最常去的地方,提供不同的服務,在市場上的需求最大。

說到浪漫和手實,我回頭把公司裡面的分工弄好,不會讓我不浪漫啊,我們想把台灣推到國際舞臺上,外面看起來是浪漫的,因為你做了別人沒有做的,但對我來說則不是,因為是務實執行它。

圖說明
圖說:客製化旅行也要因地制宜。整理:郭芝榕;照片提供:楊士毅.京都小旅行.蔡舜任。
陳:智維講得很好,當你的手實的時候,你的眼不會比較低,眼高跟手實是相輔相成,我在教的是素養,素是你原本的面貌,養的過程就是從外在的學習跟內心的反思,把自己養得越來越好。

一個創業者往成功的路上,其實是持續精進、反芻,再有新的念頭,但這不影響到他原來的浪漫,我相信會豐富他原來的浪漫氣息,是一種學跟養的良性循環和精進的過程。

觀點三:規模化是水到渠成

游:我們曾經想過是否要把客製化行程,複製變成規模化,一開始沒有去做,是思考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到底該不該?做訂製西裝的人就不會去買套裝,如果我們做訂製行程,核心族群就是認同這個概念,當我們做套裝行程時,會不會影響原有的族群?
其次考慮某部分的量產及規格化,這兩件事並不衝突,有這類的需求存在,國外旅行通常是2、4、6人,國內旅行有更多的需求是20、30、100人,反而是在人數的規模化,我們可以做到80至100人,雖然人一變多會變成75分,但即便是75分也還是別人的90分。
陳:如果你有願景和理想,然後又是一個手比較實的人,規模化的發生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狀態,而不是我有個夢想,我兩年後要規模化,走到那一步你就會知道了。你問一個創業者想不想要規模化?誰都想要啊,那為什麼說我只要這樣就好了?因為你有一些虛的東西不敢讓你大膽往前推。
游:這三年來一直有很多機會問我們要不要去中國市場?到底應該先想市場還是先把你的團隊、商品做紮實、服務做好、財務做清楚,再去想規模化?我沒有設想時間點,這幾年中國旅遊蓬勃發展,我反而覺得這時候去沒有好處,因為市場混亂的時候,沒有人在意品質。
這半年資金都退去、市場也收縮,中國有人突然很認真找我們,真的完全理解我們在做的事,直接就拿案子說希望我們幫忙規劃,我就發現時機剛好是對的。
陳:沒有準備,每天在發夢,我就不相信做得到,回到本質,別人就會來找你,自己先變成一個咖,才可以變成別人眼中一個咖。
所謂的國際化,有主動、被動的關係,如果智維說他要把台灣的人文旅遊做到最深最廣,你說他是在地化還是國際化?這個結論真正說明瞭目前台灣一窩蜂要創業的人,其實腦筋不清楚,他今天把服務做得很深很廣,若客人絕大部分來自各地方的國際人士,你要定義他的風尚旅遊是國際化還是在地化?
圖說明

創辦人不能一直在前頭飛,卻讓員工一直在地上追!

游:三個月前,有個來自愛沙尼亞的旅行社說想跟我們合作,我們想說愛沙尼亞是個五十萬人的小地方,要不要介紹他們跟大的旅行社合作,因為我覺得我無法幫助他們太多。結果他們說就是要找我們做生意,我就很好奇,他們大概有三百多個人,辦公室才五個人,其他都是合作的夥伴。
他很清楚知道他的家發展旅遊市場有限,就跟全球幾十個城市,像蒙古、日本、台灣各地規模小的精緻旅行社當合作夥伴,他當中間人,當我們把台灣的行程交給他,他可以發到全球五十個城市裡跟我們一樣規模的旅行社,只要他們的國家有人要來台灣,我們去當接待,如果我們有任何的客人想要去蒙古、愛沙尼亞,也可以透過他。
陳:我覺得這個很好,你要先想好自己的能力在哪裡,現在的國際化跟以前的國際化是不同的概念,現在21世紀的國際化是有一種新的註解,只要能夠在網路上溝通就沒問題,你清楚自己是誰,這比較重要。
圖說明
陳嫦芬
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專家教授暨萌拓學堂共同創辦人,同時任教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MBA、EMBA課程。陳教授為資深國際投資銀行家,曾任瑞銀投資銀行亞太區副董事長暨董事總經理、雷曼兄弟亞太區副總裁、滙豐金融控股集團臺灣區投行總經理。近年投入華人國際職場素養教育、兩岸創業家教練、諮詢顧問事業。亦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二期導師。
圖說明
游智維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樂觀到極致的瘋狂造夢射手座,期待用旅行改變世界。2004年從客製化旅行概念創業,專注於提供訂製行程規劃服務,亦持續推動「台灣小旅行」、「離題旅行」、「習作假期」等創新服務。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二期創業者。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