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鼓勵青年創業成為顯學,大學紛紛成立育成中心,積極輔導學生創業。然而,缺乏職場經驗的青年學子畢業即走向創業,以台灣創業環境而言難度很大。或許先努力縮短校園與產業間的學用落差,讓想創業者先培養具產業競爭的創新能力,可能更重要。
最近馬雲宣布出資百億在台成立創業基金,引起社會討論。在此之前,國發會推動創業拔萃方案,引入國際創投,法制單位進行法規調適,中央機關與縣市政府也加碼成立創業園區,大學更發展育成中心,對職場年輕人及校園學子確實有激勵作用。同時,青年創業家也很爭氣,在國際創業競賽紛紛得獎,也有不少團隊獲得國際創投投資。台灣最近創業風氣確有提升,值得期待。
除了廣設園區、成立創投資金、學校廣開創業課程,青年創業家更希望得到的協助,也許須要主其事者深入了解。最近一次網路暨電子商務創業座談會,幾位經過歷練的青創家提到,在台灣創業最欠缺的是能掌握產業趨勢的國際視野,與早該學習到的創業失敗經驗。
他們的心聲點出台灣創業環境依然單薄,缺乏新時代典範,欠缺同儕間的競合與學習,但也讓我們注意到一些狀況不錯的青年創業家,剛好都具備史丹佛大學背景,如KKBox、阿碼科技、郭家兄弟、Appier、Codementor、LiveHouse.In、My83,他們在這方面的困擾較少。
史丹佛大學位處矽谷中心,學校教授很多都是企業顧問或具備創業經驗,學生畢業前多累積豐富大企業實習經驗,學校研究計畫也多有矽谷尖端企業贊助,研究成果也能與企業走向結合,矽谷的創投與天使投資人也毫不吝嗇給予資金挹注。史丹佛大學提供給學生的視野是無價的,而學生也從實習、研究加上老師與學長的創業經驗中,累積失敗經驗。即便如此,史丹佛畢業生創業也不保證成功。
我們並不能奢望,台灣的大學能像史丹佛大學一樣,提供國際級的創新創業環境,但過去交大、清大與竹科就有很好結合;很多畢業生在竹科創業成功,進一步回饋母校,也尋求教授技術合作,讓學弟妹提早接觸產業,也穩定企業人才來源。台灣的大學校園非常需要重新建立起這種良性產學合作關係。企業需要技術與人才,不能單方向要求學校提供,企業也須要投資學校、協助人才培育。
主計總處二月公布月的《人力資源調查》,台灣十五至廿四歲年齡層的青年失業率仍高達十一.七五%,但同時間台灣企業卻也深受缺乏人才之苦。萬寶華所做的「二○一四人才短缺調查」,台灣四十五%的雇主都面臨徵才困難,整個缺工狀況高於全球平均,這反應出台灣社會嚴重學用落差,剛畢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企業卻找不到人才。
大型企業受惠於學校訓練的人才,應該有責任積極縮短產學落差。以Google在台灣經驗為例,幾年來Google與大學合作不少數位人才培育計畫,我們感受企業迫切需要網路行銷人才,但學校師生卻缺乏相關環境與經驗。為此最近Google進一步推動「數位火星計畫」,預計培訓二千位優秀青年,希望為準畢業生培養產業所需的實戰能力。這計畫獲得超過六十家企業的熱烈支持,已經提供逾一七○個薪資不錯的正式職缺,給參與培訓的學生進行媒合。
大學校園正面臨少子化與學生深造意願低落等種種挑戰。學界人才濟濟需要企業支持,學界也應該調整研究主題,積極與產業界連結。政府相關部門更要創造產學人才交流的誘因,現行以學術論文發表為主的學術評量機制,對教授進行產學合作並無助益。鼓勵大學教授借調到產業,或是招聘產業專家進入校園,對校園創新得以落實並提升產業競爭力,會是一大關鍵。
很多大學實驗室並不缺創新,而是欠缺具有產業競爭力的創新。大學育成中心的角色,應該運用在縮短學用落差,讓學生先能創新、再談創業。創業資源更適合投注在具備關鍵產業經驗的年輕人,協助他們降低創業成本,讓他們勇於離開舒適圈、創業逐夢。
註: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亦為AAMA台北搖籃計畫理事及第一期、第三期導師
資料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