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最近推出「社企,讓青年圓夢二部曲」系列報導,探索英、美兩個社企先驅國家,如何集政府、學校、民間組織之力,為社會企業的發展構築健全的生態系統。這是本報系推動社企在地化發展的連續工程之一,目的在鼓勵青年善用理想和智慧投入社企,為台灣的悶局注入改變的活水,同時也為社會帶來改變。
photo (1)

黃鼎堯(由左至右)、魏婉如、劉主揚以「優雅農夫」為共同品牌,用創意幫農村發展生意。 記者邵心傑╱攝影

與韓、星、港等地的社企榮景相比,英、美兩國蓬勃的社企發展,其實與亞洲國家有若干共通現象,值得台灣思索與參考。
第一,在金融風暴中,以追求社會價值為先的社會企業,其實比純粹追求利潤的企業更具「抗壓性」。以美國「B型公司」為例,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存活率比一般公司高出六成,證明兼顧「社會、經濟、環境」三重基線的商業模式,是更佳的經營之道。英國的社企年報也指出,照顧底層需求的社企展現了更強大的靭性。
 
第二,社會企業更能創造本土就業機會,並且能在貧弱地區振興地方經濟。在英國,逾三分之一的社企植根在最貧困的社區;而傳統中小企業僅有一成二留在偏鄉。有五成七的英國社企,百分百在當地招募員工,滿足在地就業的需求;五成社企更僱用弱勢員工,包括更生人、尼特族、單親女性家長、障礙者等。
 
這些現象,令人振奮。其啟示是:台灣城鄉發展失衡,造成年輕人「都市買不起房、回鄉無頭路」的困境,人口外流的結果,導致農村凋敝、人口老化等社會問題;財團資金不會虛擲於窮鄉,但若在偏鄉扶植小型社企,則是促成青年返鄉、活化農村的可圖之策。
 
第三,就年齡特色而言,青年是社企大軍的主流,四分之一的英國青年想投身社企,美國青年甚至直言「只想賺錢是壞品味」。呼應這些需求,英美政府挹注資源於大學開設社企創業課程,重視跨領域整合實作,果然讓不少貧窮國家受益;例如挽救生命的淨水計畫、早產兒保溫包,都出自英美校園。
photo
青年創建社企,是對大企業失控的反抗;要培養反抗的異質本領,得從小紮根。英國在中小學課程中就播下創業種子,甚至連小孩都有專屬的「五英鎊創業競賽」。原因正在於:創業不能光靠點子與熱情,而需要精實的財務、行銷等知識裝備,而不是把缺乏經驗的年輕人推上火線、把政府的創業貸款花完就了事。
 
反觀國內,目前行政院已積極投入「社企元年」的擘畫,日前更通過「社會企業行動方案」,要在三年內投入一億六千多萬元預算,並許下三年「育成一百家新創社會企業」、「協助五十家社會企業參與國際論壇」、「完成兩百件社企輔導案例」等目標。這些行動,值得肯定;但是,我們也要在此提出一些提醒:
 
其一,設立量化目標,切勿只求速效,以免落入數字績效的形式化陷阱。例如,「育成一百家社會企業」的目標固然明確,但更需要關切的是:一百家什麼樣的社企?什麼樣的規模?希望解決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如何輸送影響力?如何熬過頭三年的存活考驗期?
 
質言之,社會企業的精髓在於「社會影響力」,要問造成了什麼改變。例如創新「賣一送一」模式的TOMS鞋,評估績效標準不在拓展了幾家分店、獲得多少利潤,而更在送出幾雙鞋、幫多少小孩上學;也在於照顧員工,使他們樂在工作更實現自我。若以傳統商業追求利潤和效益的KPI指數來套用於社企,恐將落入衝績效的窠臼,稍一不慎,便會造成曇花一現的「社企蚊子館」。
其二,社會上對社企的登錄或認證,仍有疑慮;政府切勿出手炮製「社企GMP」標章的老套。不妨取法國際,採用多國認可的「B型公司」,因其實務已證明可行,更能以公信力吸引國外投資公司挹注台灣社企。
 
其三,利之所在,弊常隨之。三年一億六千萬元的社企預算,在政府財政只是九牛一毛,卻值得有意分食者躍躍欲試,爭取輔導、要補助、拿資金。在執行過程,切勿讓外包成為「標案高手」的作文大賽,以免讓少數人憑著企劃及核銷長才拿到資金,最後卻船過水無痕。
 
若能留心上述三個「切勿」,社企元年的行動,將可望有令人期待的成果。
 
【2014/09/24 聯合報社論】
圖片來源: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