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學長學弟創業家聚首。今年40歲的潘健成,由於大三曾參與快閃記憶體的研發技術計畫,在25歲那年,創業成立群聯電子,14年來與4位夥伴一路挺過兩次倒閉危機,股價還一度打敗老大哥聯發科;交大學弟宋牧奇,小學三年級為了打電動,開始寫遊戲程式,從此踏上程式設計師的路,帶著海外經驗,2008年挽起袖子創辦奇群科技,運用GPU運算技術,開發遊戲平台。後來因為自己的貓咪不吃不喝,引發餵食靈感,今年推出貓臉辨識餵食器,在Indiegogo上架3天就募到344萬元台幣,並被國內外各大媒體報導,一炮而紅。
 
不同時空、不同背景,但兩人對創業的衝勁如出一轍,都認為做而言不如起而行。潘健成曾因快閃記憶體大缺貨、面臨事業快倒閉之際,遇上東芝伸出援手,宋牧奇則在2012年公司快走到盡頭時,遇到廣達及群聯的資金挹注,度過創業艱困期。兩人都說,運氣、貴人運很重要,但創業家本身堅持到底的信念,更不能少。
 
面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困境與中國的崛起,潘健成和宋牧奇異口同聲說,對岸人多,但人才少。台灣要走出小確幸,經歷「接地氣」的淬鍊,若找到獨樹一格的商業模式、找到對的時間點,就能活用資金技術,小新創也能顛覆大產業。
 
潘=潘健成
宋=宋牧奇
 
宋:最近很多人問我們,怎麼從GPU計算變成做貓產品,其實我們公司5年來始終如一,都沒有人要相信(笑),因為技術底層(GPU)是差不多的。目前Facebook的人臉偵測、Google的語音識別、百度的搜索、微軟的翻譯,都是基於GPU運算。
我們會有這個計畫,是因為我的貓出事了,想說要有解決方案,去年10月就開始構思,今年1月開始拍影片,到6月才拍完。它可辨識任何影像,可以理解人看懂的東西,我們聚焦到貓臉辨識上。
 
潘:從創業那天的題目到最後,通常都不太一樣,因為環境在變。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做太多計畫,做就對了,不要每天花時間在做計畫,我是比較不相信理論派,務實一點。
雖然我是創業導師,說實在我也不知道奇群在做什麼,我投資就是投資這個團隊,他有能力就會活。奇群是我們這幾年投資單一團隊最大金額(100萬美元),說實在就是為了人。他很專業,也有Guts,願意去扛問題,找解決方案,台灣天使投資人很少投這樣的金額。另外,團隊出來創業,如果自己都不願意把錢放進去,是不行的,花別人的錢不會痛。

課題1:能合作就合作,不要勉強

宋:我是幸運的,去年台灣應該沒有天使投資人的資金會有100萬美元。這麼阿莎力的企業家,台灣很難找到第二個,不過中國就滿多的。中國資本沸騰,不想創業的人都會被資本的溫度感受到:「不創業感覺很浪費生命。」
5年前,我一定是個Nobody,要找人脈真的超難。我記得有一次和林百里會面,結果我Demo做得很差。但經歷過一次之後,後面就沒感覺了。我覺得是心態問題,如果抱著要錢的目的,那就完了,而是「我來是給你機會一起賺錢」。
 
潘:新創與大企業的合作沒有絕對答案,能合作就合作,無法就不要勉強,這就是智慧。你有經驗後,就知道強求沒有用,每個人的要求不一樣。我自己是之初創投的股東,當初也不認識林之晨,見面一次談完之後,我自己就投了1千萬元台幣給他。之初創投,有人說做得好,有人說不好,但如果一個人大家都說他好,一定就有問題,因為沒原則。還是一句話,人對了什麼都對了。就跟大自然的淘汰法則一樣,DNA不對的人就死了。
 
宋:解決問題,本來就是創業團隊該做的。有些事情是投資者可以做的,例如管理經驗,但剩下真的要團隊自己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怕了就不要創業。
說故事也很重要,我覺得我們這次成功,是故事說得好、影片拍得好。這次募資有超過一半支持者是在美國,四分之一是在台灣,第三名是日本。產品要行銷就是要有梗,沒有梗才需要花錢買PR,我們在美國只有接觸3家媒體。我們上Indiegogo一天,網友就瘋了似地分享,上中國微博一天就被10萬次轉發。
我一開始的重點是檢查貓的健康狀況,但丟出來之後沒有反應,有美國朋友說貓臉辨識功能比較厲害。調整重點之後大受好評,這就是說故事的方法,把順序調一下就差很多。另外,創業者應該要從自己的問題出發,摔了幾跤之後就知道怎麼做。
 
潘:我常講一句話,人都不信邪,受傷才知道對方是對的。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是「書到用時再去看剛剛好」。我不是很鼓勵小朋友。一直看書,你跟沒談過戀愛的人講愛情的挫折,他不會懂。
 
宋:很多事情是教不會的,像我們幾乎把所有地雷都踩遍了。創業家都是固執的人,越好的創業家越固執,你跟他講再多都沒用,沒有一個準則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像人事就是無法避免的,都要等到問題爆發,真的沒辦法了,只好fire創始團隊,我們現在的陣容是重組兩次的後果。
重點是,不要去找錢,讓錢來找你。不要去找人,讓人來找你。如果做到這一點,團隊穩定度會大大提升。站在風口上是其中一個方法,運用事去做事,而非強求。2012年有一段時間,我們錢快用完了,就在死亡之谷的底端,廣達來幫忙,就活到現在。一路上真的很多貴人幫忙,新創要與人為善,而且要有一種信念,就是你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事情最後就會真的解決。
 
潘:群聯不是創投,我們的目的是支持一些不錯的年輕團隊。把資源帶給他,不代表你要進去看他,這樣兩方都很累。團隊如果要我投資,還要我監視,是不行的,表示他們也沒有獨立自主能力。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圖片來源:黃崇元攝)

課題2:商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宋:我們2008年就開始做GPU運算,對很多產業都具有破壞性,但那時沒有發生,一直到4年後才慢慢有應用出來,包括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目前Facebook的人臉偵測、Google的語音識別、百度的搜索,都是基於GPU運算。技術確實比較難預測何時可以市場化,但商業模式是很明確的。
Google做搜尋引擎起家,靠線上廣告撐起背後所有一切服務,然後才變成人工智慧的公司,這就是我所謂應用資本的方法。在中國的說法是,用互聯網思維顛覆產業,像微信就顛覆了電信產業。不要只講台灣,因為市場太小,你可以瞄準世界其他地方,就當做沒有台灣這個市場,會比較健康一點。
我們的影像識別平台就是人工智慧的一部分,希望藉由這個攝影機,成為物聯網裝置的「眼睛」。我們看中的是寵物市場,美國有550億美元市場,全世界約1千億美元。你要真的解決這個市場的一些問題,例如Google解決了廣告主想要被看到的問題,我們解決了飼主照護寵物健康的問題,你就有辦法敲通資本,這就是物聯網的商業模式。
 
潘:台灣市場太小了,但台灣有硬體優勢,要多投資。以前台灣硬體被罵毛利差,但金額很高,總獲利還不錯。你說軟體很棒,毛利很高,但要養家活口養不下去。這問題類似吃白米飯重要,還是吃肉重要?所以談事情很多時候會失焦。
現在軟硬整合都在發生,所以沒那麼偉大,本來就要做。鴻海、廣達不會只做硬體,他們軟體的人才非常多。聯發科只做硬體嗎?如果他一個人做IC,後面寫軟體的人可能比例是1:5。
你覺得深圳的製造業價格很有優勢?錯。找深圳的小型工廠感覺很便宜,就好像你買車,選擇Toyota的,也可以選擇中國廠牌,後者比較便宜。但把時間拉長5年,Toyota的車子不太需要修,中國的車子卻常常出問題,結果5年後總成本其實是差不多的,這是人的盲點,只看眼前。
中國很多做設計和製造的公司,其實不怎麼賺錢,老闆自己卻賺很多。他們很多獲利來自政府補助以及退稅,公司賺錢其實是政府變相的補貼。現在中國公司都說,台灣的工程師好用,不然跑來台灣做什麼?我們在中國請FAE(專業領域應用工程師),還是菜鳥,一個月要8千元人民幣,還要加上保險跟退休金等,竟然要1萬2千元人民幣(約4萬8千元台幣)。而且我在台灣請一個人的效率,在那邊請兩個人才夠。

課題3:不要封閉自己的視野

宋:台灣有很多資源,硬體創業比矽谷相對容易。如果在美國你要做一個硬體的項目,別人會說,你要去哪裡找人?台灣真的超簡單。據我所知,很多矽谷的團隊跑去深圳幾乎全陣亡,沒有人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不是產品失敗,就是點子被偷。我自己在北京待兩個月,越來越樂觀。台灣在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s)還是有優勢的,無論是效率、整合性跟作法,都比中國強太多。
新創一開始去中國都會水土不服,有個「接地氣」的過程,接個1、2年是很正常的。看我朋友創業時在中國面試人,我都搖頭,很多來應徵的都很驕傲,覺得他是北京大學出來的,所以要拿1萬元人民幣以上月薪,但事實上根本沒有那個價值。台灣人就比較謙虛,甚至講難聽一點是自卑了。人才泡沫的問題在北京非常嚴重,面試10個人有11個人都這樣。
 
潘:人是多,但人才不多,而且一直跳槽。對岸的快速崛起,就像考試這件事,從50分到70分,努力一下就可以,從不懂到懂一點皮毛是簡單的。不過,要從98分進步到99分,要熬很久,如果一個人一直跳槽,實力不會深入,基礎根本打不好。
 
宋:台灣的人應該去中國看看。台灣就是很封閉、很文青的地方,如果你要考量到職涯或經濟實力,你真的要參與這個浪潮,不要把自己關在小島裡,覺得中國都是壞的。
台灣的教育、媒體跟政客都把複雜的議題簡單化、把人格單一化,好像中國都是壞人,但其實台灣也不是都好人。台灣的創業土壤很差,像沙漠一樣。我是運氣好,如果不是被投了100萬美元資金,不會活到現在,台灣需要更多拉別人一把的人。大家需要犯錯與更多經驗值,不可能一次就100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世界標準,不要只做台灣小確幸。
 
潘:你不能說對手弱了就是你的好消息。國家的發展都走同樣一條路,急速發展就會停頓,日本已經走過這條路了,美國更早以前就蕭條了,台灣2000年也走過了,韓國也是。中國是因為跑太快,問題產生也太快,措手不及,而且太大很難下刀,台灣沒有想像中這麼差。
就跟現在一直講的教育改革一樣,不要讓所有的學生去等落後的那一個,而要視自然界的競爭為法則,讓強者出頭,用強者產生的利益去支持弱者。不要講公平,所有人都要等弱者的話,整體水準就下來了。但既得利益者只會鞏固自己,這時就需要政策去改變。

關於貓臉辨識器

搭配雲端與App的智慧型餵食器,飼主可透過Wi-Fi設定,控制餵食份量、監控愛貓的體重、在智慧型手機上觀賞愛貓的進食畫面。
產品設計:
1.高精度重量感測器(Feeding Tray with Load Sensor):可知道貓咪每次進食的份量,並且視情況自動補充。
2.飼料盆踏板體重計(Weighing Scale):當貓咪踩上踏板進食時會自動測量體重,並且將食量和體重等數據同步到雲端。
3.攝影鏡頭(Camera):記錄貓咪進食的畫面,還運用貓臉辨識技術,分辨正在進食的是哪一隻貓咪。
4.飼料儲存盒(Food Hooper)
5.飲水機及水量感測器(Water with Load Sensor)
 
Bistro App:
.可每日記錄貓咪健康狀況,方便飼主追蹤
.內建貓咪營養資料庫,搭配測量出的體重,可以計算出每一隻貓合適的飼料份量。
.發現異常的飲食或體重變化,Bistro App便會立即通知飼主。
.飼主可即時監控觀看貓咪動態。
.可將畫面與朋友分享。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宋牧奇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畢業,曾在台灣最大的輪胎模具廠開發模具設計軟體,也曾在美國IBM研究中心開發超級電腦用的檔案系統管理介面。2008年從美國回到台創立奇群科技。宋牧奇也是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一期創業家。
潘健成
19歲帶著台幣12萬元,從馬來西亞隻身來台讀書,取得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碩士學位。目前群聯營業額超過300億元台幣,成為亞太第一大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廠。潘健成也是AAMA台北搖籃計畫第一期導師。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